德累斯頓作為擁有數百年繁榮史和絢爛文化的歷史名城,是薩克森州首府和德國第二大城市。德國聯邦政府和州政府實施了一系列具有連貫性、持久性的區域創新支持政策,為德累斯頓地區復蘇提供頂層驅動。經過30多年發展,德累斯頓及其周邊薩克森地區現已成為歐洲最大的微電子和信息及通信技術集群,德累斯頓被譽為“全球芯片重鎮”“歐洲硅谷”。
規劃收縮地區都市圈,明確發展方向精準升級
將收縮地區規劃為中部都市圈,聚焦重點促進協調發展是德國政府的首要舉措。1997年德國聯邦政府規劃了7個都市圈(后來發展為11個都市圈),為解決東德去工業化過程及計劃經濟的遺留問題,將人口不斷流失、經濟不斷衰退的地區認定為收縮地區,并納入統一規劃,設立德國中部都市圈。德國中部都市圈包括原東德地區的薩克森州、薩克森-安哈爾特州和圖林根州,其中德累斯頓為最大城市。規劃德國中部都市圈的目的在于精準聚焦大都市區,集中再城市化發展,促進東西部區域統一發展、均衡發展。
德累斯頓地區在轉型初期就明確了重點發展的產業。20世紀90年代薩克森州政府明確提出,科技和經濟政策的核心是促進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提升,集中力量推動面向未來的新技術和發展,發展機械、制藥、半導體和電氣制造等產業,在都市圈內部形成城市間生產性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網絡聯系,與區域外城市柏林、捷克首都布拉格形成產業合作。隨著區域創新實踐不斷推進,德累斯頓地區的微電子產業集群優勢更加清晰。
都市圈規劃主要針對大城市內城區更新,而不是擴張中心城市。德國聯邦政府通過縱向財政平衡“團結公約”和州際橫向財政平衡政策,為德累斯頓地區經濟發展提供了大量資金,主要用于交通、通信、水電等基礎設施的改造和新建,居民消費、各種補貼及建立健全社會保障制度。同期,德累斯頓提出經濟促進計劃,大規模重建基礎設施。
持續推動集群戰略,提升區域產業競爭力
德國實行了聯邦政府與州政府共同推進創新集群發展的方式,聯邦政府與州政府、地方政府聯合策動,保持政策協調一致。
聯邦政府負責“自上而下”的集群設計、初期的集群選拔和撥款。1999年,聯邦政府啟動區域創新計劃,投入2.56億歐元,依托一系列集群化政策提升區域競爭力。2007年,提出尖端集群競賽項目,激勵區域構建創新網絡,形成示范效應,每個競賽獲勝的集群5年內可獲得4000萬歐元聯邦資助,占單個集群資金的50%。州政府則結合地區特色明確集群定位,以需求為導向“自下而上”實施集群政策,具體規劃區域集群結構,促進集群管理。2016年,推出卓越戰略,約定聯邦政府和州政府以3︰1的比例承擔資助資金。
德國政府的尖端集群競賽項目和走向集群戰略,加速了創新要素向技術尖端的地區集聚,促進了科教融合與產教融合。2000年,薩克森硅谷集群組織在德累斯頓成立。薩克森硅谷集群組織連接集群內和集群之間的制造商、供應商、研究機構、大學和公共機構等各個主體,集群成員主要為集成電路、軟件、光伏、系統等企業,成員單位從最初的20個擴展為350多個,在新加坡、德國的薩克森州及其他地區均有分布,其中80%為中小企業。作為一種集群化政策的制度性組織載體,薩克森硅谷集群有效推動了行業內智力分享、資源共享與協同創新,提高了官產學研合作的便捷性和高效性,成為德累斯頓本地互動與對外交流的合作樞紐。
德累斯頓以集群為基礎構建完整微電子產業鏈體系。21世紀初,薩克森州將微電子產業列為重點支持的戰略性高技術產業,打造全鏈條的微電子產業體系。在走向集群戰略推動下,德累斯頓從吸引全球頂尖芯片企業設立研發中心,到建立新生產基地,再到擴大投資新建工廠,集群效應持續提升地區吸引力和國際影響力。1999年以來,全球芯片企業紛紛在德累斯頓投資。美國格羅方德公司的晶圓廠和Fab1新工廠、公司全自動化量產功率半導體工廠、博世公司的智能物聯網晶圓工廠,成為德累斯頓芯片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
扶持區域中小企業創新,激發市場活躍度
制定促進初創企業創新的政策。20世紀90年代初,德國聯邦政府推出的創新區域計劃支持試點城市的大學與校外經濟、科學和政府部門建立合作伙伴關系,提高創業質量,德累斯頓被選為5個試點城市之一。在聯邦層面,德國聯邦教研部推出東部地區企業創新計劃,政府直接投入十多億馬克吸引私人資本投入30億馬克,加強各層次研究開發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技術創新促進計劃和技術轉移計劃,支持以技術為先導的企業創業。在州政府層面,近年來薩克森州設立薩克森創業獎、創新型創業獎金、面向初創企業和年輕企業的小額貸款等項目,支持創新型創業企業和典范初創企業。
建立服務中小企業創新的支持體系。20世紀90年代,德國建立了定位為“富有吸引力的創業中心、智力型的服務機構”的技術中心。技術中心的建立實現了市場化運作與政策性支持的有機結合,企業技術創新所需資金的30%—50%由政府經費資助。德累斯頓技術中心于1990年成立,主要服務年輕的高技術企業,側重信息、通信、能源、環保、測控、微電子和微系統領域。政府搭臺促進廣泛的產學研合作,帶動中小企業發展,德國聯邦政府2008年新聯邦州尖端科研與創新計劃、2012年高技術戰略和2020創新伙伴計劃,共資助數十億歐元,支持德國東西部研發創新合作,這些計劃幫助中小企業獲得專利保護,免費提供與知識產權相關的咨詢和培訓服務。為滿足中小企業技術創新需求,2019年德國聯邦經濟和能源部啟動促進技術轉移計劃和中小企業創新核心計劃,以中小企業為主要對象。
建立緊密的創新合作網絡,構筑地區創新生態
大學發揮區域經濟引擎作用。共有4所綜合類大學坐落在德累斯頓地區,作為其中之一的德累斯頓工業大學是德國學科門類最齊全的理工大學,也是世界頂尖大學之一。1994年,德累斯頓工業大學發起專利倡議,首次倡導大學申請專利,其目的在于保護和促進專利成果走向技術市場。德累斯頓工業大學聯合德國四大科研機構提出“德累斯頓概念”,致力于卓越與創新發展的德累斯頓研究與教育協作,強調發揮大學引領地區發展的作用。
緊密的科研聯盟為地區轉型提供堅實基礎。以德累斯頓工業大學為首,德累斯頓地區的大學與周邊20多家研究所、科研機構建立了緊密合作聯系,形成環德累斯頓地區的科研聯盟,包括面向基礎研究的馬普學會、面向工業應用技術研究的弗勞恩霍夫協會等。一個研究中心往往由多個研究所聯合開展研究,如德累斯頓電子技術推動研究中心聯合了10個研究機構開展合作,建立了跨國合作、研究驅動的“歐洲硅谷”集群。